微紀錄片與紀錄片既有相似之處,又有不同之點。與紀錄片一樣,微紀錄片也同時遵循真實性與審美性。紀錄片的出現(xiàn)源于人類用影像真實紀錄和還原的“木乃伊情結”,從攝像機到攝影機,人類用影像存留記憶和時空,紀錄歷史和過去。但真實性和審美性一直是紀錄片誕生至今爭論不休的話題,從弗拉哈迪《北方的納努克》到維爾托夫的“電影眼睛”,從格里爾遜的英國紀錄電影運動,到德魯?shù)闹苯与娪昂汪斒驳恼胬黼娪,各大流派主張的根本差異就在真實性與藝術性。
紀錄片應該遵循真實性,因為它要紀錄現(xiàn)實,以事實為前提;紀錄片也應該遵循藝術性,因為它不是攝像頭,不是事無巨細的錄像,需要進行藝術再現(xiàn)。這種藝術再現(xiàn)可以是弗拉哈迪的“搬演”,也可以是維爾托夫的“攝像機特技”,還可以是格里爾遜的“解說詞模式”……總之紀錄片的真實要像“墻上的蒼蠅”,而紀錄片的藝術則要做“改造自然的錘子”,既給人真實感,又給人啟迪性和審美性。
微紀錄片在選題時,要兼顧真實性和藝術性。微紀錄片的選題標準之一就是歷史性,歷史性可以是對人類歷史有重大意義的人或事、也可以是邊緣人群或正在消失的邊緣價值。如紀錄片《武漢24小時》就是選擇了有重大意義的事件,紀錄片《算命》則聚焦邊緣人群,紀錄片《最后的棒棒》則保存下了重慶棒棒的最后影像,這些紀錄片在選題上都有歷史性。
紀錄片的選題標準之二是人文性,所謂人文性是指紀錄片要關心人、關照人,引發(fā)人的思考和共鳴。如紀錄片《伴》聚焦高齡老人養(yǎng)豬為“伴”的選題,極具人文關照性。紀錄片的選題標準之三是時代性,即要能反映時代主題,將鏡頭對準時代前沿和社會現(xiàn)實問題。如紀錄片《養(yǎng)老中國》就是反映了當今中國老齡化社會下具有時代普遍性的養(yǎng)老問題。紀錄片的選題標準之四就是新鮮性,要選擇一些拍攝次數(shù)不多的題材入手,或者從大眾選題中挖掘出不同的角度和斷面,也具有一定的新鮮性。
對于大學生來說,在微紀錄片選題時應堅守紀錄片真實性和審美性的基本要求,按照紀錄片歷史性、人文性、時代性和新鮮性標準進行篩選,結合個人觀察、實踐和思考,即使聚焦校園,也能發(fā)現(xiàn)好的紀錄片選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