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領域的革命性突破是由五四文學革命完成的。初期白話詩主要發(fā)表于《新青年》《新潮》《星期評論》《少年中國》《學燈》《覺悟》等報刊,胡適、劉半農(nóng)、沈尹默、周作人、俞平伯、羅家倫、傅斯年、康白情等都是重要的初期白話詩人。
1917年《新青年》第2卷第6號刊出胡適的《白話詩八首》,是新詩最初的嘗試之作。不久,沈尹默、陳衡哲等人在《新青年》《少年中國》等雜志報刊發(fā)表了一批初期白話新詩,使新詩“在文學上的正統(tǒng)地位以立”。
胡適的《嘗試集》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新詩別集。內(nèi)容上,或針砭時弊,或表現(xiàn)對自由愛情的向往,或反映個性解放的時代精神,或表達對勞動人民的人道主義同情,或狀寫自然、抒說友情等;詩體上,有許多未能脫盡舊體詩詞影響的半文半白的作品。
早期白話詩具有如下特點:
一、重實感,少想象,通過對具體場景的白描,表現(xiàn)社會人生。
如胡適的《蝴蝶》:“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不知為什么,一個忽飛還。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這首詩是中國新文學革命發(fā)動之后發(fā)表的第一首白話新詩。詩人用“白描”方式描繪一只蝴蝶在天上飛的孤單情緒。此詩最早的名字是《朋友》,抒發(fā)的是懷念友人的情緒。蝴蝶這個意象實則在書寫詩人,其深處亂世,孤單情緒由來已久,且當時所處環(huán)境是壓抑、未知的。詩人作為文化轉(zhuǎn)型者,因為社會理想不同,和曾經(jīng)親密的朋友走向不同的方向,多多少少有幾分遺憾和失望。故用直白的語言表達當時的寂寞之感。
二、大多不用韻,表現(xiàn)出明顯的散文化傾向。
如劉半農(nóng)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天上飄著些微云,地上吹著些微風。啊!
微風吹動了我的頭發(fā),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戀愛著海洋,海洋戀愛著月光。啊!這般蜜也似的銀夜。教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魚兒慢慢游。啊!燕子你說些什么話?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樹在冷風里搖,野火在暮色中燒。啊!西天還有些兒殘霞,教我如何不想她?”作者寫作《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初衷,是抒發(fā)一腔沉摯深切的愛國之情,而并非傾訴兒女私情。詩人的心潮,如海浪般起伏不平,一聲聲,一句句,強烈的愛國之情隨著微云飄來,隨著微風吹來,隨著月光灑來,隨著海水涌來,隨著落花流來,隨著魚兒游來……一切都向著“她”——向著祖國母親而來!詩人“借天上微云、地上徐風以象征自己所憧憬的故鄉(xiāng),描繪月光眷戀著海洋,海洋眷戀著月光,這種纏綿不舍的感情,是內(nèi)心真誠的流露。“月惟故鄉(xiāng)明”,這是劉半農(nóng)寫新詩《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背景。整首詩體現(xiàn)出明顯的散文化特征。
三、大多未脫盡舊詩詞的痕跡。
如沈尹默的《三弦》:“中午時候,火一樣的太陽,沒法去遮攔,讓他直曬著長街上。靜悄悄少人行路;只有悠悠風來,吹動路旁楊樹。誰家破大門里,半院子綠茸茸細草,都浮著閃閃的金光。旁邊有一段低低土墻,擋住了個彈三弦的人,卻不能隔斷那三弦鼓蕩的聲浪。門外坐著一個穿破衣裳的老年人,雙手抱著頭,他不聲不響。” 這首詩用了一連串聲母為d、t的字,用以模寫三弦的聲音,把陽聲字和陰聲字參錯雜用,更顯出三弦聲的抑揚頓挫!度摇冯m是新詩,卻也采用了舊體詩詞的表現(xiàn)方法,引用雙聲疊韻來幫助音節(jié)和諧,造成有韻味的音樂效果。這首新詩體現(xiàn)出我國古典詩詞描繪音樂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對其的影響。
胡適、劉半農(nóng)、沈尹默三人,是中國現(xiàn)代新詩的發(fā)軔者。他們打破古詩的僵化格律,所寫新詩都明白如話,自然樸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