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洛-龐蒂身體現(xiàn)象學的基礎上,唐·伊德(Don Ihde)發(fā)展出技術現(xiàn)象學,將西方哲學中長期被忽視的技術推到臺前,探究具體技術物是如何影響人類的具身經驗。伊德認為技術物通過對人的意向性的居間調節(jié)而成為人的意向性的一部分。人對外部世界的感知總是基于特定的技術意向性,由此,技術構成了人感知外部世界的條件、背景與情境。具體而言,其將技術與人的關系細化為四種類型,分別是具身關系、詮釋關系、背景關系以及它異關系。具身關系指技術通過具于人的自然身體影響人們感知世界的方式與能力,如顯微鏡、天文望遠鏡等;詮釋關系為人通過技術手段所顯示出來的文本來認識世界環(huán)境,如各類實驗儀器;背景關系是指技術超越了它者的存在,以間接的方式構造著社會環(huán)境,雖然不再是關注焦點,但作為生活的背景對人們的行為方式進行形塑,它異關系是指技術是與人相異的它者,人將技術作為對象的它者進行審視。在這四種關系中,除了“它異關系”將技術置于離身的狀態(tài),其余三種關系都包含了技術的運用對人的影響,包括通過技術文本認知世界的詮釋關系以及技術作為背景融入到世界當中從而對人的行為方式產生影響的背景關系,因此有學者將將伊德的“具身關系”視為狹義的具身,而廣義的具身則將“具身關系”、“詮釋關系”、“背景關系”包括在內。
從廣義的具身性出發(fā),技術不再只是人們認識世界的工具或者中介,而是具有了主體性,一方面通過具于身體改變了人的身體功能,另一方面通過技術文本的呈現(xiàn)或者融入世界從而對人的實踐活動產生影響。對元宇宙具身性的考察也正是從這兩方面展開,即元宇宙諸多技術的運用如何改變人的身體,同時元宇宙的世界觀又會對人的實踐活動帶來哪些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