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后世稱為“詩圣”的杜甫,一生中留下一千四百余首詩歌作品,這些詩歌有對社會動態(tài)、時事見聞的記錄,有對個人抱負、家國命運的憂慮,其中也不乏《又呈吳郎》這樣記錄日常小事的作品。杜甫晚年旅居夔州時,曾將草堂讓與親戚吳郎居住,而他自己則搬至距草堂十余里遠的地方,偶然中,杜甫知道了吳郎在草堂周圍扎上了一圈稀疏的籬笆墻,阻止原本經(jīng)常來打棗的西鄰貧婦,為此,杜甫專門做這首詩歌勸告吳郎。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zhuǎn)須親。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已訴征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詩歌一開篇杜甫便交代自己住在草堂的時候是任由西鄰貧婦來打棗的,因為那是一個無食無兒、一貧如洗的寡婦。為了啟發(fā)、勸告吳郎,杜甫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語言技巧:他先殷殷叮囑吳郎“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zhuǎn)須親。” 如果不是實在無法生活,哪個人愿意這樣不顧臉面地到鄰居家門口去撲打幾顆棗子呢?對本已不好意思、惴惴不安的婦人,我們應(yīng)該態(tài)度更溫和、更親切些,唯有如此才能減少一些她的尷尬難堪。杜甫這兩句是針對貧婦而言,但他也考慮到了吳郎,所以在五六句“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里,杜甫又說貧婦人因為吳郎你是遠客故而多心了,而我知道你是無心才插上了那一圈的籬笆。至此吳郎應(yīng)該不會會對杜甫這一番勸告叮囑有任何抵觸了。
清人盧德水說:“杜詩溫柔敦厚,其慈祥愷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如此章,極煦育鄰婦,又出脫鄰婦;欲開導(dǎo)吳郎,又回護吳郎。八句中,百種千層,莫非仁音,所謂仁義之人其音藹如也”。不因為施舍救助他人而高高在上,相反面對弱者需要態(tài)度更親切更溫和,照顧弱者的同時呵護心里及尊嚴,勸告他人不能言語太直、太生硬,教訓(xùn)意味太重,這樣往往會引起對方的反感。這首詩歌表現(xiàn)了杜甫的深情與悲憫令人感動,而其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寬厚品質(zhì)和委婉溫情的說話藝術(shù)對今天的我們同樣深有啟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