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傳統(tǒng)劇《五典坡》已成經(jīng)典,與《鍘美案》、《黑叮本》等戲一樣,無論老少,只要是愛戲的人,皆耳熟能詳。同時,《五典坡》也造就了一代代著名演員,如李正敏、張惠俠、郭明霞、肖玉玲、楊鳳蘭等等。
然而,樹大招風,《五典坡》一劇也一直以來受到一些人的質(zhì)疑:如王寶釧最后的大登殿玉謙變得不慕榮華是否矛盾,如薛平貴領圣旨出征卻在番邦招贅,是否有變節(jié)之嫌,如王寶釧在趕坡中是否太粗俗等等,不一而足。更有甚者,西安城里有好事者自己不好好寫戲竟以筆代刀對經(jīng)典狂改一通,讓王寶釧通責薛平貴“變節(jié)”,把一個王寶釧搞得像一位布爾什維克,簡直不倫不類。
傳統(tǒng)劇《五典坡》能夠廣為流傳,自有其道理。以筆者愚見,這《五典坡》是一個傳奇,沒有什么明確的所謂主題思想,它是蒼茫的云山,是大意蘊,是大寫意,觀之能使人產(chǎn)生不盡的人世滄桑的感慨。
其一,薛平貴由一個乞兒最終變?yōu)橐粋萬人之上的皇上,王寶釧由一個相府千金而成一個村野貧婦再而成一富貴的皇后,這些變化看似小兒科,卻蘊含著樸素的人生哲理。人世間就是這么的變化莫測,就是這么的難以捉摸。這是天地間的大理,欣賞《五典坡》,不可在里邊尋找什么政治色彩?上,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新戲多為政治掛帥,很難體現(xiàn)天地大理之作。
其二,《五典坡》又是人情戲,父女情、母女情、姐妹情、夫妻情,情情動人。人們常說,要看世上,就看戲上。好的戲劇作品,應該達到戲上世上的相通,這相通,靠的就是情。父女之間意見相左而三擊掌斷絕父女情,母親探窯母女相逢母痛女悲敘舊情,別窯時夫望妻妻望夫擦淚不干難舍難分,做了皇帝的薛平貴拜老岳母如生母,處處是戲情,又處處是世間情,這是情的寫意!段宓淦隆肪醚莶凰ィ且驗槠淝榍星,能引起觀眾內(nèi)心的共鳴。
其三,王寶釧的命運也令人回味無窮。人們不滿意《大登殿》也好,這正可以提供廣闊的再創(chuàng)造的空間:也許,薛平貴回來了,見到的是王寶釧早已餓死,自是悲不自勝;也許,王寶釧等了一十八年廿八年,薛平貴終于沒有再回寒窯;也許,等了十八年,終于回來了,卻擁抱著另一位紅粉佳人,王寶釧只落得空房空惆悵;也許,等到第十九年,王寶釧終于覺得薛平貴沒有了生還的希望了,與他人生活在一起了,這時,年老無依的薛平貴回到寒窯找王寶釧來了等等,王寶釧的命運,哪一種可能都有,怎能不令人唏噓不已!
其四,秦腔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也是大寫意。李正敏的規(guī)整兼調(diào)皮,張惠俠的剛朗,郭明霞的通俗,楊鳳蘭的疏朗淡雅,肖玉玲的細膩病容,使得王寶釧的形象如云似畫,濃淡相宜。
好一個蒼茫茫的《五典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