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聽一位中年的所謂秦家名家唱的《蘇武牧羊》片斷,他張口一個叛徒,閉嘴一個奸賊的叫罵著,與傳統(tǒng)的《蘇武牧羊》比,新倒也新了,蘇武也更愛國了,可是怎么聽覺得怎么別扭。
這讓我更欽佩那些無名的老藝人,他們?yōu)槲覀儎?chuàng)造的傳統(tǒng)的《蘇武牧羊》真是大情懷。
現(xiàn)在,秦腔里我能聽到的較早的《蘇武牧羊》是袁克勤版。在那里,蘇武與李陵相見,是以兄弟相稱的。并且,二人一見面即抱頭痛哭。想想看,在這千里之外的荒郊曠野,故人相遇,其情何悲!李陵,因寡不敵眾,雖經(jīng)奮力拼殺,終于兵敗降敵,其在漢的親屬盡遭殺戮,他的滿腹苦衷訴于何人?他也是滿懷悲情;蘇武,作為使臣,卻遭扣留,達一十九載,天寒地凍處,飲風餐雪,英雄末路,滿腔怨苦訴誰聽?他亦是悲情滿懷。難怪他二人唱“弟兄們相會在荒郊外,珠淚滾滾灑下來”,難怪他二人唱“弟得罪,兄不怪,兄弟恩情割不開。是這等千里荒郊弟兄相會多慷慨,弟兄們?nèi)绨V又如呆”,難怪蘇武扶起李陵“叫賢弟請起莫下拜,同坐沙丘敘心懷”。
當李陵講明勸降來意后,蘇武言明“我豈能半路中途把節(jié)改”,斷然拒絕。此刻,李陵也表達了對蘇武的景仰和對自己遭遇的無奈。蘇武也沒有簡單化地義憤填膺地罵李陵為什么叛變,他以為“人各有志”,也能體現(xiàn)出對李陵的理解。
蘇武和李陵,都是悲劇人物。在傳統(tǒng)的《蘇武牧羊》中,表現(xiàn)出了個人在人世變遷中的無奈和蒼涼,也表現(xiàn)出了大同情和大悲憫,這是超出了所謂的“愛國主義”的大情懷。相對于此,那些讓蘇武以愛國者的姿態(tài)來罵別人是叛徒的所謂創(chuàng)新,是何等的狹隘、淺薄和庸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