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下心來讀書,耐著性子思考。冷眼熱心,看世界,思古今人生。其中奧妙,既是一種品位,又是一種享受。今人,能甘心為之者少矣,而吾獨愿此中情意。
——題記
觀之有所思,思之有所悟,悟之有其理,理中飽含情,便是這兩部作品魅力所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少見的兩顆明珠,一個是詩歌領域的偉大篇章,一個是小說世界的巔峰之作。兩者本是互不關聯(lián),可是又因為二者所展示的一段偉大愛情而彼此相望,無不敘說著凄美、婉轉、傳唱不休的愛情故事。啟示著年輕的愛侶們一個道理:愛恨情仇,一念之間,重要的不單單是結果而已;試想想,那些為愛的蕩氣回腸,那些執(zhí)著牽絆使人淚流,讓真愛注入赤誠的溫柔,因為至愛,不死不休!其靈韻,冷艷非凡卻又使人不覺心潮澎湃。謂之冷艷,是因其所給人、事、情、景之冷艷,寧靜清玄;謂之澎湃,又因其內在的那種對愛情的熱烈與真摯,使人又不覺得因人物的情感糾葛變化而心生澎湃。這就是我們?yōu)槭裁匆屑毟形蜻@兩部偉大作品,為什么要思索其內在的哲理,為什么要在相互比較對照之中尋找那份人世的心韻。
先說明皇與貴妃,二人的愛情故事可謂是歷來文人墨客津津樂道的題材,但是唯有白樂天一篇《長恨歌》,幾乎用史詩般的言語將這份愛情敘述的淋漓盡致,以至于千年不朽;赝环诨实,即唐明皇李隆基,身為九五之尊的那種氣派與雄魄,卻又和常人一樣有著對愛情的癡戀,我們任何人不能偏執(zhí)地把他的感情絕對化,所謂的愛美人失江山之說法,無非是一些頑固的老學究的迂腐之辯。明皇的過錯,自有歷史可鑒,但是單單把他作為一個普通的圣靈而看待,在他的身上也是有著深深的悲劇與遺憾,一個男人,在盛世大展宏圖之后,卻在蒼涼天地間,因為心愛之人魂斷馬嵬的終生懊悔,引人動容。寫到貴妃,“楊家有女初長成”,秀外慧中的她本可以幸?鞓返纳,如果在今天,她或許可以享受眾星捧月一樣的殊榮亦或是在平淡安靜的環(huán)境里和心愛的人在一起享受歲月光陰的變化。但是她叫楊玉環(huán),她天生麗質,她在那個封建的社會里,只能是被“一朝選在君王側”,在她身上體現(xiàn)的是封建王朝社會女子貌美的必然結局,另一方面玉環(huán)其人命運的大轉折;蛟S有多少人因此而羨慕非常,無論怎樣,玉環(huán)也在那個特定的時代特定的環(huán)境里尊享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至極恩寵,但是樂極又生悲,她在馬嵬坡經(jīng)歷了人生的噩夢,悲劇一樣的結局大唐王朝由盛轉衰,讓一個弱女子做了政治角逐變遷的犧牲品。她,為自己的丈夫明皇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在三軍將士的緊逼下卻是那么的懦弱無能,充滿無助。曾經(jīng)有多少至情至性之言語,“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可是在冰冷的雨水和刀光劍影之下變得那么的蒼白無力,這是在古代。
那么現(xiàn)如今的社會,又有多少年輕人因為心底的熱情而不顧一切的彼此相愛,以至癡戀成殤,卻又在殘冷的現(xiàn)實面前,工作、生活、金錢、房貸等等,讓本可純潔至美的愛情抹上了揮之不去的庸俗,多少海誓山盟變得蒼白無力,多少愛情的浪漫主義者在現(xiàn)實主義的步步緊逼下低頭,沒有誰不相信,世界給了幸福給了你愛情的同時,也給了你煩惱憂愁,給了的壓力和負擔,讓你去思忖去考慮如何面對,讓任何情侶開始不再只是單純地為了愛情而活著。有的人能夠乘風踏浪,堅持到底,為愛情爭取發(fā)展和存在的空間,反之也有不少人,愛情就在無數(shù)無法逃避的現(xiàn)實中死去,畫上無情的省略號。馬嵬孤冢,長恨綿綿,或許貴妃無怨,或許貴妃幽怨,或許正如歌詞所唱的“愛恨就在一瞬間”、“愛恨兩茫茫,問君何時戀”,或許貴妃永遠都不知道也不愿知道自己的悲劇緣出哪端。但是現(xiàn)實是政治,政治又是無情的,以至于最后她的丈夫——明皇入葬的是巍巍帝陵而不是在貴妃墓旁,貴妃留給世人的僅是冠以名號的記憶和佳麗絕代的傳說,引人駐足觀看,再無其他。當然,也有人心中惜念難奈,說貴妃當初有幸逃生至東瀛扶桑,做了那太虛仙姑,就連《長恨歌》里也有記載?墒,現(xiàn)實是相對于浪漫猜想而永存的,一切歸于平靜后,這份愛情留下的只是遺憾、凄美,更多的是沉思。也正如現(xiàn)今那么多的愛情的恩怨情仇最終歸于默默無聞,輝煌過后剩下的只是煙花易冷?墒,面對這一切的一切,又有人不愿簡單了了,又有誰愿意將這美好的愛情狠心撕開來,只去生冷的看待它的傷痛,于是乎人們更愿意將那些傳說與之相聯(lián)系,一則平添幾分神秘,二則或多或少給所有人的心靈賦予一絲慰藉……
再看紅樓,奇書一部。紅學研究者幾十年如一日的評說解讀,煌煌論著可謂是汗牛充棟。但是無論怎樣,源出寶黛的那份愛情,卻是彼時此刻所有讀者都關心的問題。雪芹先生雖是“滿紙荒唐言”,但是情歸“一把辛酸淚”。對于紅樓一書,有人說是政治性濃厚的,它精妙的預見了封建王朝必將是由盛轉衰走向滅亡的,這是理性的,純理性的看法;有人說這是生命的奇韻,講述了寶黛之間若即若離、莫失莫忘的愛情,惹人動情,是感性的,純感性的。但是,語出數(shù)轍,歸于一言。《紅樓夢》,百讀不厭的就是其內在的精神靈魂,一種熾熱的愛情的宣言,擁有冷靜的觀察和性格,給予世人無盡的評說。細細想來,一份情感的價值所在,往往即在于此,現(xiàn)如今又有多少所謂的感情,如空中樓閣一般坐落在虛妄的幻想和甜言蜜語、暗指情柔之中。沒有風雨的歷練,溫室的花苞,像多情的寶玉,像可憐的黛玉,可是僅僅如此,總是有著對愛情的那么那么熱烈的憧憬,這固然好,但是缺乏對生活的感知,單憑那份炙熱的愛情是不能長存的的,以至于再次來而往復地觀看著匆匆忙忙的悲歡離合。天地間渾然開外,超脫世界是一種追求,是一種境界,但絕對不可能是人人可以得到的生活,這便是事實,是現(xiàn)實。更多時候,我們需要一份對感情的冷靜思考,真愛的永生,在此時此刻的思考中得以升華,縱然無故,也是一種進步,最起碼是心理年齡上的成熟,勝卻懵懂幼稚。
年輕的一代人,熱情缺少,卻又在情感上表現(xiàn)的過于激動,對人生的追求沒有多少熱情,卻又總在言語關情中表現(xiàn)的那么火熱,像明皇和貴妃一樣,在那么多的海誓山盟中享受著彼此相愛帶來的歡喜甜蜜;卻又完全有可能像寶黛一樣在許許多多的憧憬破滅之后切歸于冷淡,甚至無果而終。我們每個人所需要的,應該是對一切美好事物的熱愛之情,對一切向往生活的無限追求和不竭不息的動力,對愛情的迷戀卻又能把愛情作為前進的強帆,對理想的信仰飽含了一份鍥而不舍的執(zhí)著,對人生的思考但決不為現(xiàn)實所擊敗,反而愈挫愈勇不斷前進的那種令敵人畏懼、使世界多彩的強者魄力!有著明皇與貴妃愛情的炙熱,又能夠從愛情那里吸收動力而不是死于安逸享樂,碌碌無為之中葬送青春與激情!有著寶玉和黛玉對愛情的信念與憧憬,又能夠在把彼此心心相惜之中獲得慰藉,使得雙方面對挫折險敗而不是去生者的信心,在一分一秒的接觸過程中讓愛情增值,不是銅臭一樣的庸俗,也不是僅僅局限在純凈無暇的蜜語柔情里,而應該把所有的愛情化作那生生不息、永不停止的前進的血液,翻滾沸騰,年輕的激情理應在這里迸發(fā)。因為,平淡和安靜是奮斗之后獲得成功所應有的享受,而現(xiàn)在,是奮斗是前進,是為了愛情、為了理想、為了人生,學會敬重愛情、敬重理想、敬重人生。
因為,我們的大學僅僅四年,我們的人生僅僅數(shù)十年。
2011年11月于長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