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起來,他用煙膠煉成的彩墨磨好濃濃的一硯,吃過早飯,靜坐三五分鐘,養(yǎng)一養(yǎng)神,伸手在筆架上抽出一支毛筆,眼神專注地看上一會兒,鋪開宣紙,壓上鎮(zhèn)紙,然后將毛筆伸進硯田,用筆尖舔一舔或濃或淡倉潤適宜的墨汁,“龍飛鳳舞”一番,一匹栩栩如生的駿馬便躍然紙上。這就是享有“馬神”之稱的著名畫家佘漢武先生一天工作的開始……
農民出身的佘漢武先生,沒有接受過多的學校教育,只有小學文化,憑著他對繪畫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研習苦練,持之以恒,終成正果,成了一位畫馬如神的“馬神”畫家。佘先生鐘情于畫馬,緣于他小時候家中養(yǎng)過馬,與馬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他的父親以賣苦力趕馬車拉陶泥養(yǎng)家糊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馬不辭疲倦地拉著他們一家人的希望。他從小就與馬親密接觸,早已熟悉了馬的習性,從事繪畫,想讓他落筆不畫馬都很難。佘先生鐘情于畫馬,還得益于他的繪畫藝術老師的指點。他最先經田翠竹先生介紹入齊白石三孫齊金平先生門下學習齊派畫,齊派的花鳥、蝦蟹繪畫藝術學有所成。后受劉人壽、謝凱、伍祥干三位先生的鼓勵主攻畫馬,“畫馬好賣錢”,畫馬歷來深受畫家們的推崇,然而真正畫好馬并非是一件容易事。盡管如此,佘先生一經迷戀上畫馬,就一發(fā)不可收,一畫就是三十余年,畫馬超過十萬匹,享有湖南“馬神”之譽。
佘漢武先生的繪畫藝術與時代一脈相承,和著時代的節(jié)拍起舞。他雖然也曾研習過現(xiàn)代著名畫馬大師徐悲鴻先生的馬。但是他的馬與徐悲鴻先生的馬有著截然不同。徐悲鴻大師筆下的馬是“一洗萬古凡馬空”,獨有一種精神抖擻、豪氣勃發(fā)的意態(tài),富有很強的戰(zhàn)斗性。當然,這與徐悲鴻先生所經歷過的烽火連天的戰(zhàn)爭年代息息相關。佘漢武先生所處的時代是和平發(fā)展的新時代,他筆下的馬,祥和而富貴,一副大中華的樣子,讓人體會到奮發(fā)進取的精神,深得老百姓的喜愛。
佘漢武先生在畫馬中,既有傳統(tǒng)的筆墨氣宇,又融進了開放的水墨感覺,氤氳中透出正直向上的力量。他筆下的馬,氣勢博大,魅力誘人,雄健、健美、奔突、雄飛,抒發(fā)出了新世紀高歌猛進的時代風貌,體現(xiàn)出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承蒙先生厚愛,我有幸得到了先生的一幅“馬到成功”畫。展開畫卷,一匹矯健的駿馬呈現(xiàn)在眼前。只見這匹駿馬,壯實肥碩,體格強健,前蹄并列奔跑,后蹄亦蹬亦落,呈奮勇爭先之勢。馬腿的直線細勁有力,勢如鋼刀,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線彈性十足,富于動感。佘先生對馬的結構和習性非常熟悉,尤其表現(xiàn)在最能體現(xiàn)神韻的馬眼睛的描繪上。寥寥幾筆,黑黃兩種顏色,描繪出的馬眼,炯炯有神,勾人心魂。這種對馬細節(jié)的著筆描繪更加增添了馬的精神氣。
一幅畫就是一種心境,一幅畫就是一種情結,當畫家把對生活和現(xiàn)實冷靜深邃地通過繪畫作品展示出來時,他的作品就被賦予了更高層的思想和情操。早在得到佘漢武先生“馬到成功”畫之前,我曾親眼目睹他為望月文學主編周慎寶先生畫的十米長卷“百駿圖”。展開畫卷,“一馬當先,群馬馳騁”的壯觀場景展現(xiàn)眼前,一匹飛奔的黑馬首當其沖,一匹疾馳的白馬緊隨其后,紅馬、黑馬、棕馬、白馬……各色駿馬一齊奔向前方。“百駿圖”,彰顯出了佘先生扎實、雄厚的繪畫功底。百匹駿馬,躍然紙上,姿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有的奮勇爭先,蹄飛奔騰;有的埋頭迅跑,馬踏飛燕;有的平視前方,弛飛似電;有的目不斜視,情緒激昂;有的回首觀望,一路憂傷;有的昂首嘶鳴,后來居上……每一匹駿馬,盡管馬色不一,姿態(tài)各異,但是匹匹精神抖擻,不甘于落后。“百駿圖”,呈現(xiàn)的是馬之神韻,是人之精神,是“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zhàn)猶酣。”
水墨駿馬展雄風。佘漢武先生作為一名畫家最具魅力的一點就是能夠把現(xiàn)實的觀察和生活的感悟融入到繪畫作品中, 他的水墨駿馬,像詩像歌又像書,與時代同行,與社會共同進步。
靜靜地品賞佘先生的水墨駿馬,透過每一匹個性張揚的馬,都能觸摸到先生那份澎湃的激情、那份和著時代節(jié)拍起舞的張揚與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