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地發(fā)現(xiàn)放棄學業(yè)而選擇所謂文學“小荷才露尖尖角”的teenager正在悄然瘋長。尤其是兩三年前,書店櫥架上上擺放著數(shù)量可觀的他們那或雞立鶴群或鶴立雞群的作品,出書熱發(fā)燒到水銀柱爆破。事實上這是勇敢者的游戲,他們用青春玩著文字嘉年華。雖然大多玩的都是心跳,選擇過一把癮就死——我始終認為這是一種凄美絕倫的勇氣,因為畢竟在“從小刻苦努力,到了18歲再開始玩”的中國學校的大背景下,這是一條不被大多數(shù)人認可可以四平八穩(wěn)地通向羅馬的道路——所以身為teenager中一分子的我只能在學業(yè)的夾縫里像一條蚯蚓在文學的園地里蠕蠕耕耘——真的,有時寫自己所喜愛的文字的欲望就像少年臉龐的青春痘一樣沖動,來時擋也擋不住,既然知道擋不住,也就沒有抵抗的準備,任欲望流過筆尖在紙上洶涌澎湃,與“生活像一場強奸如果不能拒絕,那倒不如就躺下來享受”相仿佛。這是對自己偶爾的放縱,知難而退有時也是一種高深的理智選擇。
我真的是很喜歡寫作時那種極具快感的生命狀態(tài),盡管這些文字有時往往是浮躁的,我知道現(xiàn)在有太多的荷爾蒙飛揚的新青春派寫手的作品可能在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學價值凈含量可能很弱智,但我以我與他們同樣擁有青春的名義發(fā)誓,這完全是他們心靈深處最真誠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用自己特立獨行的筆觸來記錄自己成長的真實,這就足夠了,在他們不羈的眼中文字有時就像要穿什么顏色的內(nèi)褲之類的完全是私人化的空間。我有我個性我有我思維我有我世界。我型我秀我為我狂我寫我在。這就是他們的青春。
文學是永遠都不會拒絕百“花”齊放的,不管這朵花是美是丑是香是臭是純是毒是銀杏般古老抑或是紫玫瑰這樣的新品種——而至于這朵花是曇花還是梅花是煙花還是向日葵,在文學的土壤上是開是敗是繁是謝是枯是榮,那就仿佛柯藍說的“真相永遠只有一個”——而你實力的證明也同理可得地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人的作品,是流星還是太陽是瞬間還是永恒是熱脹還是冷縮是褒獎還是貶低是揠苗助長還是芝麻開花是飛翔還是墜落是浮躁還是清醒,作品可以說是唯一的試金石。要知道這些少年寫手的文字是早熟的產(chǎn)物,并更要知道早熟往往意味著早衰,小時了了,大時未佳。這是一種畸形的發(fā)展,這種畸形的誘因當然很多,譬如炒作——那種電視臺報社記者雜志網(wǎng)絡組成強大的媒體宣傳陣營無孔不入的炒作,然后往往會出現(xiàn)“駱賓王是原象,捧殺是對應法則,仲永是映象”這樣讓文壇成為他們祭壇的怪現(xiàn)象,我自以為對于低齡化寫作現(xiàn)象一味地打擊他們的幼稚或不成熟把人家一棍子打死顯然是不理智,反之亦然。而應該像國家對于“非公有制經(jīng)濟的政策”,是“鼓勵,支持,引導”對此我們需要的是寬容,而不要不負責任地亂加批評——我很同意“自己想寫什么就能體現(xiàn)什么,又如通篇小說十分無聊,那小說的意義就可以說是生活真無聊”——他們想要表達什么就像他們信仰什么宗教,是完全自由的,你可以去評論他們寫什么但不可以強迫他們?nèi)懯裁,就如?ldquo;可以不同意他說的每一個字,但你不可以剝奪他說話的權利”。
多元化的文學不允許在某個年齡階段層出現(xiàn)真空地帶,這些青春寫手就在同一片藍天下的地帶中耕耘著屬于自己和同年人原汁原味的喜怒哀樂,他們用自己的文字來審視自己內(nèi)心成長的世界,這種生活具有不可替代性,是發(fā)球這個年齡段以外的人想寫都寫不出來的。文學的確需要補充這年輕朝氣蓬勃活力無限青春的新鮮血液。
而事實上,其實現(xiàn)在有太多的人在妒忌著這群少年,他們原本是可以羨慕的,但一是這種羨慕與他們的利益相沖突,這種羨慕就會變成妒忌,這是肯定的。然后關于這些作品純屬商業(yè)炒作出來嘩眾取寵的泡沫文學之類的言論滾滾而來,對此只能無話可說,如果還有人固執(zhí)地認為它就是泡沫,那我也只能說它是個不平凡的泡沫,畢竟現(xiàn)在是一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所以有些人就會說這種文學的繁榮是由于市場的昌盛,那我也同樣可以說這個泡沫是與時俱進的文學和文學的與時俱進時尚的文學和文學的時尚前衛(wèi)的文學和文學的前衛(wèi)先鋒的文學和文學的先鋒,這符合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始終代表著中國文化的前進方向”,畢竟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江山代有佳人出,這些可畏的后生在踐行著長江前浪推后浪,至于前浪會不會死在沙灘上,他們似乎不是很關心。
少年聊發(fā)老夫狂,鼓掌或批評,我們都請隨便。
我想說的是當青春邂逅寫作,請不要讓你自己與文字擦肩而過。我們的青春與文字零距離。要感到幸運的是,在青春的驛站里我們和文字同床共枕過。
當有一天我們垂垂老去,坐在搖椅上追憶似水年華,然后想起青春的細胞曾叛逆著躁動過的菁菁歲月里的那個追夢少年——當花雨季如昨日飛花飄落地無影無蹤里再想起那段斑斕的豆蔻年華,你便又會看見想當年那個在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底下瘋狂奔跑著的自己又轟轟烈烈地很是朝氣地回來了。
我們要相信,沒有什么不可以的,只因為青春。
旋轉的年輪少年在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