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延齡,何許人也?唐德宗時一個掌管財賦的官,其盡管不懂財賦業(yè)務(wù),卻極能弄虛作假,欺罔逢迎。據(jù)《舊唐書》記載:為了取悅皇帝,裴延齡剛開始管財賦沒幾天,就謊報政績,上奏說清查到過去欺隱的錢有20萬貫,讓把這筆錢另貯別庫,專供皇上開銷花費。實際上這盈余錢根本沒有,怎么辦?在籌集這筆皇上支用的銀子時,裴延齡很有心機,在一邊向老百姓搜求,強暴奪取用以入獻外,又巧立名目,分建小金庫,另外貯藏盈余,以欺詐怪異的手段求媚于皇上,供奉皇上的私欲。
業(yè)務(wù)不通,管理無方,卻會趨炎附勢,獻媚取寵,一味討好賣乖,圍著上司獻能獻拍,這就是裴延齡的本事,也是一切貪官慣用的伎倆。
歷史在推進中,“裴延齡”式的人物常常適時而顯,隨遇而造,脫穎而出,算起來還真不少。就像嗑瓜子磕出個“臭蟲”一樣,讀史時不時都會碰見。就是到今天,其依然頻頻亮相,前赴后繼,屢見不鮮。
研究這些人物,不難發(fā)現(xiàn)其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扮豬吃老虎”。盡管能耐各異,但普遍存在一個優(yōu)勢,即“吹”功非凡。為了練好這套“吹”功,這些人物先練“媚”功,八面玲瓏,四方討好,搞獻媚取寵和阿諛逢迎那一套,一味奉承巴結(jié)握有權(quán)柄者,充當奴才的角色,有時趨炎附勢,蛻變得不成一個人。再是多練“攀”功,與上司整天“套熱乎”,當“攀藤植物”式的人物,把攀權(quán)附勢作為自己升官發(fā)財?shù)慕輳,在密切?lián)系中尋找靠山,求得一步步攀高。僅練會“媚”功、“攀”功還不行,還需練好“抓”功,即不斷尋找上司“癢”處去抓,多送多敬,順著“心癢”處一個勁抓下去,多建立“油水關(guān)系”、“魚水關(guān)系”。“吹牛官”深諳“吹驢得驢,吹牛得牛”的真諦,如此來看,“吹牛”有諸多這樣的好處,“裴延齡”們自然會挺身而出一顯身手,這就是一些“吹牛官”上瞞下騙,紛紛亮相的原因,也是一些地方為什么會出現(xiàn)假政績、假數(shù)字的真正原因。
今天,我們在反腐倡廉活動中,要警惕“裴延齡”,防止“裴延齡”式的人物出現(xiàn),加強法制建設(shè),清除各種統(tǒng)計中和工作中的虛報、瞞報等弄虛作假歪風,對那些“吹牛者”,既讓其得不到好處,還需嘗到“吹牛”的苦頭,如此健康我們干部的思想,進而搞好我們干部隊伍建設(sh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