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幾千年來的文明歷史中,每個時代,都有自己不可磨滅的印記,而在這印記的背后,也總是沉淀了一位位可歌可喜人物的一生。在時代中活出自我活出自己的精彩,在自我中綻放時代之花光彩奪目。他,用簡樸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在喃喃低語中,將我們拉回那個屬于他的時代,重新走過那段艱苦的歲月。
他,五歲為生存外出討飯;六歲喪母,與祖母一老一小在家勉強度日。他,讀書識字,無奈生活窘迫,十五歲中學(xué)畢業(yè)后就外出闖蕩,是那面粉廠工地里的小工、是那防空洞里的“地鼠” 、更是那學(xué)校里的“小司令員”——打鈴人。他,十九歲應(yīng)征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鐵道兵戰(zhàn)士,從此,在西藏中尼公路、國防公路、拉薩貢嘎機場和北京地鐵留下了他無言無悔的汗水和熱血。他,二十八歲考取武漢大學(xué),于此收獲了同窗情、師生情,更是為日后走向文教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
他,就是《悲喜人生》一書的主人公!
他,就是《悲喜人生》一書的作者!
他,就是楊昌俊老師!
人,總是喜歡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摩他人的想法:總是喜歡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衡量他人的生活。我記得剛上大一時,從第一次見到楊老師到日后與他的交往中,我一直覺得這樣一位笑容滿面、和藹可親的老師,一生定是快樂的、幸福的。然而,當我讀過他的傳記文學(xué)作品《悲喜人生》后,突然不確定了,這樣的人生,是美好幸福的嗎?《悲喜人生》全書共分九章,每章又由若干個小故事構(gòu)成,以編年體的形式向我們講述了作者自己的大半人生。
在閱讀中,我也幾度淚流滿面,親人們的離世、戰(zhàn)友的犧牲以及時代的苦難,總是來的那么讓人措手不及且悲痛萬分。兒時因貪玩與小伙伴們下渭河玩耍,突遇發(fā)洪水,孩兒們的慌張、家人們的擔心緊張在那一瞬間爆發(fā),嘶喊聲、哭泣聲、打罵聲,仿佛像昨天一樣還在耳旁回響。隨著一位小伙伴生命的消逝,也更加懂得了父母親的良苦用心與生命的可貴。“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可以改變很多東西,可以抓住很多東西,可也有很多東西是我們所不能改變和抓不住的。隨著時間的流逝,童年悄悄的流走,我們慢慢的長大、成熟和衰老。即使我們使出全身的解數(shù),可我們依舊拗不住、斗不過歲月這個神偷”。書中的這段話,道出了多少像楊老師這樣對生命逝去的無奈與妥協(xié),愿我們?nèi)巳硕寄苷湎盐諘r光!
在《悲喜人生》一書中,曾多次出現(xiàn)“好好讀書,有了文化,日子也就好過了”對人生的期望,而楊老師亦是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一步一步證實著這句先輩們說過的話。家中兄弟眾多,唯有讀書才有出路,所以楊老師從小就愛學(xué)習(xí),不管是到了哪里,他都不忘讀書不忘學(xué)習(xí)。終于用知識武裝了自己,打了場漂亮的勝仗,贏得了人們的尊重,過上了好日子。不論哪個年代,不論貧窮富貴,我們都得、也必須好好學(xué)習(xí),緊跟時代的步伐,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不被社會所拋棄。
人生悲喜,千百年來不變的話題,猶如涓涓流淌的渭河水,靜默在八百里關(guān)中平原上,既喜著也悲著,看那一個個人生的悲喜哀樂,品那一段段難忘的苦難歲月,用生命的靈魂看他人、想自己,歷經(jīng)了歲月的滄桑!《悲喜人生》就如同著名作家高建群先生所說的:“一本本來是自己的編年史,一不小心成了一部時代的編年史”。而關(guān)于楊昌俊老師的書,我相信,“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不愿用我狹隘的目光去對《悲喜人生》作出過度的解讀,只愿這一千個“哈姆雷特”能從這部書中,或多或少的理解到點什么、學(xué)習(xí)借鑒到點什么,就夠了。時光印記,《悲喜人生》的確是一部難得的勵志書,值得大家一讀。
(作者系西北大學(xué)現(xiàn)代學(xué)院漢文1302班學(xué)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