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許多書,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最深的水是淚水》,初始的印象在于其書名對我內(nèi)心的吸引,而作為一部報告文學,能有如此的吸引力也使我震撼!今年,由其改編的電影《烈火英雄》在全國熱映。由于讀過原著就看了這部影片。當然它也是我唯一看過兩遍的影片......
提到報告文學,是一種介于新聞報道和小說之間的文學作品。報告文學作家主張:寫報告文學,應該“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寫 ”。醫(yī)生說“生命在于運動”;對于報告文學作者來說,“生命在于奔跑”。這是因為,寫小說是“付出性勞動”,寫報告文學是“收入性勞動 ”,要有“踏破鐵鞋”的精神。
《最深的水是淚水》主要講述關(guān)于世界消防史上罕見的火災——大連7·16火災爆炸的故事,在這次事故中,油罐爆炸導致天上地下海面熊熊大火......2830名消防官兵用血肉筑起防火墻赴死撲救,15小時極限攻戰(zhàn),經(jīng)歷難以想象的煎熬,保住了石油庫區(qū),創(chuàng)造中國奇跡,永遠彰顯消防警官的光榮。整部作品最大的特色是真實,它不同于小說散文的豐富性,也不同于詩歌的藝術(shù)性和可創(chuàng)造性。它就是真實存在的,同時也彰顯了中國消防官兵英勇無畏,奮不顧身的時代精神!第一次看報告文學我喜歡它的真實又心疼它的真實。
張良,一名年僅25歲的消防兵戰(zhàn)士,本已定好三天后要拍婚紗照,但在水里清理堵塞出水管的垃圾時不幸犧牲。他也是這部報告文學名字的由來。書中有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世界上什么水最深,不是大海,是官兵的淚水!”。當我在書中看到“大火撲面而來”時,仿佛那油罐爆炸的場面就在我眼前,當我在電影中聽到“快去救人”時,仿佛感到哪里有大火哪里就有消防員的身影。
在這部報告文學中,采用的是直接敘述法,文筆簡潔易懂。但卻把火災場面刻畫的淋漓盡致,精確到火勢的壓力大小,道路寬窄,幾號罐發(fā)生爆炸....全書沒有太多華麗的詞藻,卻讓人讀來很真實,很貼切。既有消防官兵為了救人民赴湯蹈火的場面,又有社會上各類人士在火災面前為了利益而爭執(zhí)的丑惡畫面。
讀完整部作品給我最深的感受是在災難面前人的生命是脆弱而無力的,但又是堅韌而剛強的,不得不敬佩消防官兵們那種“忠誠可靠,赴湯蹈火,服務(wù)人民”的消防精神。在我童年時期的印象里消防員就只是那種救救火,能用水一下?lián)錅缁鸬哪欠N形象。直到看完整部作品改變了我的想法——消防官兵,不只是一種職業(yè),更是為人民,為國家做到應盡的責任,做出巨大貢獻,守候著每一個家庭的忠誠衛(wèi)士!讀書過程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火來之迅速,來之突然,就像一顆子彈發(fā)射的速度......作品中有不少細節(jié)深深震顫著我的內(nèi)心,比如:戰(zhàn)友把代永金送進醫(yī)院進行高壓氧倉治療.八個小時直至蘇醒,他雙手一直保持這種姿勢,掰都掰不開......“這種姿勢”正是代永金手持把水帶的姿勢。這讓我想到軍人的姿態(tài),這是黨和人民的堅強后盾!
一直在想是什么樣的人才能被稱為英雄?是那種工作任勞任怨,埋頭苦干的人?是工作一絲不茍,對待事物嚴謹作風的人?還是那種遇到困難一直堅持走下去的人......《最深的水是淚水》給了我答案:真正的英雄是用身軀守護和平時代!這個世界上從來都不缺少想成為英雄的人,但是一直都需要真正成為英雄的人。如果說抗震救災精神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豐碑,那么消防精神就是中華民族文明進步的偉大標識,更是新時代的中國精神!
報告文學其真實性的特征讓我對文學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它的時代精神讓我感到是一種鼓舞,一種激勵更多優(yōu)秀作品不斷涌入!為文學注入新的血液,將這種時代使命永遠流傳下去!
作家鮑爾吉·原野曾感慨說:“這是最艱難的一次寫作。采訪中,我的當事人不止一人、不止一次放聲大哭,我不敢看他們,低下頭,流下的淚水洇濕了采訪本。”當我含淚讀完《最深的水是淚水》,再看到新聞報道中的火災,消防員,消防車時,就明白了“最深的水是淚水”這句話的真正含義,那是消防員的血肉鑄成的歲月靜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