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給人類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和巨大的創(chuàng)傷,日本軍國主義的暴行不僅嚴重傷害了許多國家的利益,也把自己推向了滅亡的深淵。 我從舊書攤上淘到了這么一本《春天的最初的微笑》的詩集,每一次捧讀日本女詩人茨木則子的這一首《當我最美麗的時候》,我的眼前就浮現出一位美麗的少女從廢墟中蹣跚而來的身影,在無盡的想象里,總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在1943年,17歲的她正是人生中最美麗的時候,然而,面對日益惡化的戰(zhàn)局和異常艱難的生活,她時常要忍受饑餓,躲避空襲,而且,還要在軍需工廠進行繁重的勞作。在那個黑暗的時代和對個人前景的極度迷茫中度過了無暇顧及也不被人欣賞的青春歲月。這是當時日本千千萬萬的被欺騙和被侮辱的少女的共同的經歷和感受。十年后,畢業(yè)于東京帝國女子醫(yī)藥?茖W校的她憑借著敏銳的視角和體驗,深情萬分地寫下了這一首引起了強烈共鳴被廣泛流傳并且被譜成歌曲又被載入日本教科書的詩作。我們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而此詩,正是由此生發(fā)開去。它的橫空出世仿佛一道觸動靈魂的閃電頃刻間打動了同時代有著共同經歷的人,也打動了生于不同時代不同國度都有著同樣青春的人?梢哉f,這一首詩的“美麗”足以穿越時空。 “青春很美,這是經歷過回望時代的話,身在其中是非常痛苦非常黑暗的,像孤身一人漂在大海上……”她認為,無論在哪個時代,這都是青春的本質。在那個混沌的人生階段能夠遇見自己并非易事。我們可以想見,最糟糕的時代,最美麗的模樣,最迷茫的青春,在復雜而痛苦的矛盾糾葛之中,她在努力地發(fā)現和確認自己。而這,正是詩歌寫作的本真之所在。 全詩分為八節(jié),每一節(jié)四句,而且押著同一個“ng”韻,而且隨著形勢的進展逐步展開,讀起來節(jié)奏明快,意境深遠。每一節(jié)的第一句“當我最美麗的時候”都好像又打開了一扇窗子給人以更多的思考,幾乎所有的意象都具有著特別的情感。她“從一片廢墟上,可以奇怪地看到一抹藍色的天空。”這里的“奇怪地”著實耐人尋味。從“周圍的人們大批大批地喪生,”到“我也失去機會打扮自己的青春妙齡。”飽含著多少憂傷!才“沒有人給我溫情的饋贈,”到“留下令人依戀的美麗目光全都去遠征。”不僅留給了她也留給了我們太多的怨恨。當殘酷的戰(zhàn)爭使得“我的腦子里一片虛空,我的心也變得冷漠無情……”這里有著多么難以的痛苦和悲哀啊!接著她又寫到“我的國家輸給了戰(zhàn)爭……我擼起衣袖在卑屈的街上大步急行”這里的“卑屈地”說明了什么呢?還有“異國甘美的旋律使我昏沉沉得意忘情。”這不正是戰(zhàn)后日本被占領后的形象的生活寫照嗎?正是最美麗的時候卻是最不幸的時候,所以她發(fā)自內心地說“我非常不幸,我愚蠢透頂,我孤苦伶仃。”這樣的排比把感情推向高潮,正是詩人對戰(zhàn)爭強烈的控訴和對美麗堅定的追求。最后一節(jié)“因此我決心/盡可能延長自己的生命。/就像那法國的盧歐伯伯/年邁后仍寄情在優(yōu)美的作畫中。”我們知道,盧歐的畫作始終蘊含著深沉的宗教情節(jié)和意味,顯得格外明凈超過。詩人借此給讀者造成一種空靈的境界,更加鮮明地表達出對生命的熱愛和對自由的向往。 作為一個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詩人,天真是貫穿茨木則子一生的品格。她的詩句中的真和美,敏感和勇敢,寂寞和強悍如同“清澈的水流”讓她的詩具有著獨特的撼人心魄的力量。 在本詩中,我們能夠分明地感覺到,她用平易淺近的方式表達著個體經驗,從“美就是惡”的戰(zhàn)爭時代走過來的她以清醒冷靜的姿態(tài)強烈追求著個人精神,以鮮明的對比展示著自己超然獨行的“最美麗”的形象。 反映戰(zhàn)爭的題材很多,表達反思的作品也為數不少。而茨木則子卻在深刻的反思中通過本詩把二者有機結合,達到了思想和藝術的完美一致。面對當下文壇,尤其是詩歌低迷、尷尬的處境,我們應該真正地靜下心來,進一步從經典中不斷地開采“礦藏”,扎實地深入體驗生活,呈現“最美麗”的作品。因為,經典永遠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陜西省蒲城縣橋山中學 郵編:715500 電話:13759634001(微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