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玉紅是我初識的一位創(chuàng)作頗豐的青年詩人,她的詩多以短詩著稱。 遲玉紅,筆名高原,青州市作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早在認識她本人之前,對“高原”的名字已有所耳聞,知道她是一位擅長短詩創(chuàng)作的快手,遇到署名“高原”的短詩,也格外關(guān)注。在新泰蓮花文學藝術(shù)筆會上,我有幸遇到了這位短詩快手。微笑、握手、頒獎,短暫的接觸,讓我記住了這位穿著樸素,性格開朗的年輕詩人。時隔幾個月,我便收到了她新出版的詩集《在路上》。 拿到詩集《在路上》的那一刻,我非常高興,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詩集中的詩篇,雖說有些已經(jīng)讀過,但是再讀,卻有一種清新自然的愉悅感。寥寥數(shù)字,讀來是那么自然親切。遲玉紅的短詩,輕快且富有寓意,三五行,數(shù)十字,卻能在含蓄溫婉的氛圍里營造出別致的風雅和經(jīng)典,或在鏗鏘激烈的情境中乍現(xiàn)慷慨與喟嘆。 遲玉紅寫詩非常節(jié)約用字,她的詩簡短的有些“離譜”,有的僅有幾個字,但其語言卻極具表現(xiàn)力,字字珠璣。比如描繪內(nèi)涵豐富、多姿多彩的暮色,她卻只用了十四個字,大都一字一行:“從扁擔上/滑/下/來/螢火/在前面帶路”。簡短的一句話,經(jīng)過“疊加”,竟成了一篇膾炙人口的詩作。這種“惜字如金”的創(chuàng)作風格,正是她的詩讓人愛不釋手的原因所在。遲玉紅的短詩,如同一束火花,一道閃電,一股旋風,幾行字或一句話就能表達出很多寓意。這種“短而快”的手法,完全符合都市快節(jié)奏生活中的人們對快餐文化乃至微文化、精品文化的渴求。遲玉紅的詩是短中出精,短小精煉,言簡意賅,一點也沒有深奧莫測,讀者很容易接受和理解。閱讀她的短詩,可以從中領(lǐng)悟出短詩魅力的韻味和風姿,走進她獨具匠心營造的獨特的意境和情境中去。 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遲玉紅熱愛生活,生活給予了她無窮的創(chuàng)作靈感,靈感賦予了她的短詩無窮的魅力,魅力短詩讓生活變得絢爛多彩。“我不是詩人,只是一腔愛詩的女子,讓詩豐富自己的生活。”遲玉紅的生活是豐富的,她的短詩是靈性的。遲玉紅有一雙美麗的大眼睛,她看待世界充滿著一種浪漫。在她的眼里,似乎一切都散發(fā)著詩的氣息,流淌著詩情。只要他愿意,采擷下來,迎風一撒,詩雨的花瓣便會紛紛揚揚。遲玉紅有一顆敏感而多情的心,在她的心目中,風和雨有生命,稍加點撥,賦予風雨靈性,使之變得美好、神奇、多情、多義。遲玉紅有一雙靈巧的手,她編織生活充滿著一種情愫。在她的筆下,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人情冷暖,社會變遷都會融進她的思想和豐富的情感。一句話,什么東西都可以用短詩的形式來描繪。 遲玉紅的詩集《在路上》,是我十分喜愛的一本詩集。遲玉紅短詩的魅力,吸引了我,愉悅了我,讓我百看不厭。遲玉紅的短詩,盡管通俗易懂,但對詩缺乏研究的我,面對碎語短句依舊朦朦朧朧,不解其意。詩篇附后的名家點評,開啟了我閱讀不解詩意之鎖,使我茅塞頓開,輕松閱讀,享受著短詩帶來的愜意和愉悅。 遲玉紅的短詩創(chuàng)作,雖不是“神話”,但已升華到了一定高度,漸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把詩寫短,把短詩寫好,大不易。高原的短詩,給讀者很大的愉悅。只要沉潛下去,耐住冷寂,以期越來越好。”讓我引用著名詩人,中國詩歌學會副秘書長,國際華文詩人筆會理事桑恒昌先生的贈言,祝愿遲玉紅的短詩在路上走得更快、更遠。 |
|
|
|